近年香港的中小學常常安排學生到外地遊學,獲家長支持,學生亦有不少到境外學習,甚至代表學校到外地比賽的機會。本校學生在過去一年,有機會到上海、四川、新加坡、法國及紐西蘭等地方學習,但若要數最特別的境外學習活動,必然是在暑期前出發到烏干達的Watoto義工服務團。Watoto是多年來一直在烏干達服務當地兒童和婦女的非牟利基督教組織,也是我們合作了十多年的伙伴,Watoto音樂佈道團差不多隔年便會到我校探訪一次,所以派出服務團到當地也是校內師生多年來的願望。學生隨團到達烏干達探訪了照顧孤兒和寡婦的Watoto村莊,在村莊裏學習照顧非洲的小孩子。短短的服務時間便令他們滿頭大汗,他們不禁由衷地表示:「原來媽媽照顧孩子是這麼辛苦的!」

師生亦探訪了貧民窟的家庭,更在Watoto村莊內和社區學校進行義教,在擠滿八十位學生的課室一嘗擔任小老師的滋味。課後小老師們又帶領學生到空地玩最簡單的集體遊戲「紅綠燈」,每當香港的學生拿出手機自拍,好奇的非洲小朋友便自然一湧而上,整天笑聲此起彼落,快樂原來很簡單。香港的孩子很幸福,在家中大多不用做家務,聽說很多學生甚至不懂掃地。與其說學生不懂,其實是他們沒有學習的機會。在兩星期的義工服務團中,學生體驗過維修的工作,落手落腳搬木材,又協助修復平房,他們自信地說:日後學校有油漆工程,找他們就可以了。學生體會了施比受更有福,既幫助人也提升了自我效能感。完成了多天艱辛的任務,學生獲得的獎勵是近距離觀看野生動物,欣賞上帝創造的美麗大自然。學校不一定需要舉辦遊學團,境外學習的目的地更不一定是烏干達。但究竟教育是甚麼?希望學校的服務學習團能給家長一點啟發。
藍正思校長 │曾榮獲行政長官卓越教育獎(訓育輔導範疇),十年前開始擔任衞理中學,一所重視生命教育的學校校長。每天早上能在校園門口與師生打招呼是最快樂的事情,相信全人教育,要建立一所學術與非學術成就並重的關愛學校。
圖片來源:Freepik、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