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港鐵積極推動扶手電梯安全運動,希望改變乘客長期以來在扶手電梯「左行右企」的習慣,以減低發生意外的機會。縱使標語顯眼,廣播不斷,在繁忙時段甚至有安全大使在電梯大堂宣傳,但許多人仍慣性靠右站立,靠左上落。日前就看見這樣一幕:正值上班時間,大部分乘電梯的人都站在右邊,有幾個人站在左邊。期間一位急步走上電梯的乘客,不但叫站在左邊的乘客讓位給他走上去,還理直氣壯地說乘客應該站在右邊。我心想:習慣真的這樣難改變嗎?家長們都會對小朋友習慣拖延做功課的時間感到困擾,我們可以怎樣改變他們呢?
改變習慣需要時間和耐心。先瞭解孩子拖延做功課背後的原因,是否他已經習慣「功課好難好無聊,先逃避一下」這個心態,或是回家想先輕鬆一陣?走進孩子的心是第一步,切勿主觀地下了「孩子就是不聽話」的判斷。接着是引起孩子的興趣。與其命令「不准再拖延」,不如嘗試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達成小目標。「今天的任務不是一口氣做完所有功課,而是玩專注力挑戰賽,專心做十五分鐘你最喜歡又最容易的數學題,時間一到就能休息!」當孩子有一點點進步,千萬別吝嗇你的讚美,還要具體地讚:「你剛才專注做了十五分鐘功課,一點都沒分心,太厲害了!」讓孩子體驗「我做到了」的成就感,成為他繼續前進的動力。家長請放輕鬆,把注意力放在長期的進步上,多與孩子傾談,瞭解他們的感受,一同解決問題,不要批評或責備。以上的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改變拖延做功課的習慣,但大前提是家長必須騰出時間,並放下掌控的心態。
各位親愛的家長,讓我們以愛與耐心引領孩子走當行的路,他們必會在人生大道上發光發熱。
梁麗美校長 │ 香港著名直資小學退休校長、一口田慈善教育基金教育及兒童發展顧問
圖片來源:Freepi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