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來襲,孩子在停課安排下留在家中學習,與朋友們見面或到戶外遊玩的時間不得已大大減少,加上整個城市人心惶惶,情緒受影響也是在所難免。困難往往來得突然,家長可以怎樣幫助子女理解及處理逆境?與其待逆境逼近才慌忙找對策,家長不妨將提升抗逆力納入小朋友的日程中,學習以靈活心態應對危機──甚至轉「危」為「機」,讓小朋友透過歷練成長,以強韌精神活出豐盛。

抗逆力是指適應逆境的能力,具有高抗逆力的人遭受挫折,能夠以正向思維看待問題,也能在經歷逆境後恢復身心健康。每個人都擁有程度各異的抗逆力,當我們擁有越多克服逆境的經驗,抗逆力就相對較高。抗逆力可以透過學習和培養得以加強。小朋友人生經驗有限,解難和處理壓力的能力均尚在發展,雖然家長無從預知子女人生中的大小挑戰,卻可以憑藉培養孩子的抗逆力,助他們順利渡過困境。

家長可以怎樣幫助小朋友增強抗逆力?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一定要永遠走在孩子的前方,為他們指定方向。不妨成為孩子背後的支持系統,讓小朋友嘗試自行面對日常生活中必然的的困難和挫折,學習制定解決方案,並隨之實施。例如,小朋友在疫症期間跟朋友相處的時間相對減少,感到失落不安而鬧脾氣,父母可鼓勵小朋友自行思考解決方法,例如除了見面以外,小朋友可以怎樣跟朋友保持聯絡?他們可以訂立哪些短期目標,善用獨處時間去實行一些有意義的研究,或完成制定已久的計劃?而不論小朋友的計劃是否可行,實施的結果是否滿意,父母都應讚賞及肯定孩子的努力,同時避免用貶低的字眼,或以責備或嘮叨等負面方式去指出計劃的不足。當孩子明白父母不會把自身期望和標準強加於他們身上,他們可以按自己的步伐去慢慢學習,便會明白失敗不等同完結,卻是尋找更好解決辦法的一種嘗試。當他們發展出強韌自信,面對逆境便不會輕易產生「我不行」、「我不會」等傾向逃避的無助想法,而是積極地嘗試,探求讓自己走出困境的方法。

除了為孩子提供提升抗逆能力的機會,父母亦應引導他們培養正向思維,學習透過理性分析和解難技巧處理問題,從而建立對抗困難的自信。專家指,高自尊感和高成就感的孩子傾向把成功歸因於內在的不變因素,例如會肯定自我價值,認同個人能力是成功關鍵之一,面對失敗,會傾向歸因於可改變的因素,例如認為任務的難度較高,但再努力一點,就有機會成功。家長可引導孩子用這個思維框架分析處境,同時教導孩子接納現實環境有不能改變的部分,靈活調節目標和心態。當孩子能夠將逆境定性

為一個學習過程,而不是一個無法逆轉的結果,自然能夠較正向樂觀地應對困難。

鳴謝:香港青年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