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近日宣佈由下學年起,中一開班線將由每班二十五人上調至二十七人,再下年會上調至二十九人,這個開班條件將逐年推展至中六。此政策對於收生人頭粒粒皆辛苦的Band Three學校來說,很可能就是壓垮駱駝的最後那根稻草。

教育局表面上提供了學校自救的機會,比如以私立模式辦學、和其他學校合併、自費或與大專合辦高中課程,以及停辦部分年級等,這些方式對於無錢無勢無人脈的Band Three學校來說,只是一碗吃不到的肉糜。同一時間教育局還公佈,下學年將容許有四班中一的中學申請開夠五班,二零二六年度的限額最多為五個。申請的條件不詳述,反正只能是前列的Band One學校。

此例一開,可以想像以後必不只於這五個名額。教育局的通告說這是為推動本港教育高質量發展,但對Band Three學校如此趕盡殺絕,怎樣推動、如何發展,卻沒有任何說明論證;又說這是充分回應了家長的選擇,但又有沒有回應那群長年勞心勞力教最難教學生的Band Three校長老師的選擇呢?其實只看重「家長的選擇」並無助於提升教育質素。一個學生在心性上的健康成長,一個問題學生變成無問題的學生,除了其家長之外,就算同校的其他家長也未必能知悉。

然而學校的Banding、校舍和設備卻是明顯可見,辦學團體的名氣、學校是直資是英中,也能迷惑不少虛榮或盲從的家長。這些為數眾多的家長,既不會在意學校如何幫學生增值,也不會理解學校如何把學生教好。他們最多會認為你有心辦學,但對不起,我的子女還是想去Band One名校。作為一所Band Three學校,多年來承擔着基礎教育最重最難的一份責任,如今政府打完齋是否一定要殺掉和尚?不必口口聲聲說Band Three學校會浪費公帑,救到一個孩子,教好一個學生,其價值遠遠大過政府中許多尸位素餐之人。

陳葒校長 │「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創辦人,曾任直資中學創校校長、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秘書長、香港私立學校聯會副主席,同時亦是香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