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備受爭議的電影《虎毒不》,故事講述一名新手母親,由於嬰兒哭鬧及餵哺母乳心力交瘁,再加上欠缺家人支援,以及備受自我身分認同困擾,逐步墮進產後抑鬱症的深淵。談善言是我喜歡的演員,她在電影中的表現入木三分,單是看她演出,已經值回票價。

電影其中一個特點是頻密及循環不絕的嬰兒啼哭,讓觀眾沉浸式體驗女主角的煩躁及無助。嚴格來說,丈夫也有噓寒問暖及嘗試幫忙照顧嬰兒,卻無從入手及只有三分鐘熱度;關懷太太的行動包括帶她二人世界行沙灘減壓,真正的罪名是不瞭解產婦需要,無論多關懷,最終只令太太更感孤單。奶奶呢,也不算是壞人,也有用她的方法幫忙照顧寶寶,但卻適得其反,反而製造了矛盾。女主角的執着當然也是悲劇的根源……要判別誰是誰非,可以辯論到天明,重點在於細膩的情節片段,絕對有可能發生於香港任何一個新生兒家庭之內,如果能夠提升大家的意識,未嘗不是功德無量。

電影中的談善言堅持餵哺母乳,差不多無時無刻都在泵奶。作為母乳餵哺支持者及過來人,性徵變得如此功能性的日子歷歷在目,當時只讚歎天主造人確是神妙——生個孩子出來,母體竟然自自然然能夠產生食物,維持孩子的生命。牛仔飲牛奶,羊仔飲羊奶,人仔當然是飲人奶才最為天然有益!母乳育嬰的媽媽如遇上乳管阻塞,只需買一棵椰菜放在雪櫃雪凍,然後把菜葉敷在乳房上(避開乳暈位置),隨着椰菜中的消炎酵素發揮作用,菜葉會軟化,而乳房脹痛感也會減退——很神奇,不是嗎?經驗告訴我,為母則強不是壓力,而是動力,也是能力。

圖源: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