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thinking kid girl in hat looking up on questions

年幼的孩子好奇心旺盛,總喜歡事無大小問東問西。家長面對無窮無盡的發問,與其感到頭痛困擾,或者訝異於孩子的「八卦」,倒不如探討一下孩子愛發問背後的心理,找出更妥善的應對方法。

為何愛發問?

對外在環境產生好奇乃人類天性,事實上,成年人也會偶爾忽發奇想,只不過大家開口發問前會先自行思考,嘗試透過記憶或推理找出答案,加上大腦具備足夠抑制力,往往會衡量一番後才作出提問。不過幼童就未能做到這種有如「內心對話」的思考過程,而大腦亦尚未發展出抑制力,於是只要一想到問題便會想馬上宣之於口。

有時候孩子還會就同一條問題反覆提問多次,這不是因為孩子有意愚弄大人,而是由於大腦尚未成熟,未能像成年人一樣迅速地提取記憶,自行解答疑問,然而這些反覆的「溫習」也可以幫助孩子鞏固概念,從而建構知識。

當然,家長有時未必有足夠的時間心神去應付提問,可是家長必須注意,一些負面反應例如表現不耐煩或拒絕回答,有可能會阻礙孩子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成年人的反應對於孩子的行為有一定制約效果,當孩子覺得自己的好奇疑問不但不獲鼓勵,甚至引起大人的厭煩、漠視,他們便會把發問理解成一種不當行為,下次遇上不明白的事情也未必願意提問。

假如情況實在不容許家長即時解答,也應該給予正面回應,表示理解他們渴望知道答案的感受,並解釋現在不是解答問題的合適時候,不過可以容後再一同找出答案。家長可以藉此機會教導孩子,有些複雜的知識不是三言兩語便可以習得,而是需要時間去浸淫及思考。家長不妨鼓勵孩子寫下未能解答的問題,製作自己的「十萬個為甚麼」問題錄,留待日後慢慢探尋答案。

問題分三類 家長應對各不同

孩子隨心提出的問題有深有淺,家長應對的方法亦有所分別。運用蘇聯心理學家維高斯基的理論,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問題內容區分為三種層次︰

第一種是孩子能力範圍以內、可以不靠輔助習得的知識。這些淺白問題家長可以簡易地回答,甚至孩子本身也可以自問自答,只是想透過提問向家長展示知識,或者表達對該項事物的興趣。此時家長可以予以肯定,令孩子建立能力感。

另一種是超乎孩子能力範圍以外,現階段根本無法習得的知識,也許是因為孩子未有足夠的背景知識、智力或經驗去理解,又或者過於抽象但欠缺生活化的具體例子說明,這類問題應該記錄在上述的問題錄容後作答。

還有一種是介乎兩者之間,稍微高於孩子水平,但在適當輔助下亦可以習得的知識,這個範圍最適合孩子開拓新知識。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透過書本及互聯網搜集資料,由孩子親自經歷學習過程,找出答案,並由家長沿途提供適當協助及指引。

Little boy with soap bubbles

越問越聰明

現今教育制度重視結果多於過程,考生對「標準答案」趨之若鶩,反觀「多問多想」的學習空間隨着年級增長越趨狹窄。要鼓勵孩子保持愛發問的求知欲,家長可以多嘉許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投放的心思,而不是只着眼於最終答案的對錯,並鼓勵孩子探討不同學科,例如文史或數理之間的相通連繫,發掘新知識。

最後,家長應珍視孩子的提問,因為它們不僅是父母陪伴子女學習及成長的美好片段,亦是瞭解其興趣及潛能的好機會,長遠更有助培養孩子的解難能力。

鳴謝︰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姜源貞女士及親子教育顧問、資深傳媒人張笑容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