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亦是中華民族最重視的傳統佳節,當中包含了很多有趣的習俗與傳說,而派「利是」的由來卻鮮為人知,值得我們向孩子說說背後的典故:

利是錢的傳說

相傳古時候,有一隻身黑手白的小妖,牠名叫「祟」,常於年三十晚午夜走出來,用手去觸摸熟睡的小孩的頭,跟着小孩便會嚇得大哭,以至頭痛發燒,病好就變成「傻孩子」。因此,每逢年三十晚午夜,家家戶戶都亮着燈坐着不睡,這個習俗叫做「守祟」。

在中國嘉興府有一對姓管的老夫婦,老年得子,視兒子為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晚午夜,他們怕「祟」來害兒子,就拿了八枚銅錢給孩子玩。玩累了,孩子也睡着了,他們便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裹好,放在孩子的枕頭下,守着孩子不敢合上眼睛。誰知半夜裏一陣風吹來,滅了燈火,妖怪「祟」果然出來了!當牠剛要伸手去摸床上熟睡的孩子的頭時,忽然枕頭邊的銅錢發出一道閃光,嚇得「祟」縮手而逃,同時驚醒了那對老夫婦。後來夫婦將這件事傳揚開去,大家紛紛仿效,在年三十晚用紅紙包上銅錢放在孩子身邊,希望令「祟」不敢來打擾,人們於是把這種錢稱為「壓祟錢」,因「祟」與「歲」同音,日子久了,便轉稱為「壓歲錢」。到了明清兩代,以彩繩穿起銅錢編織成為龍形,亦謂之「壓歲錢」,這是由長輩送贈予小孩的另一方式。

到了近代,「壓歲錢」漸漸改稱為「利是錢」,除了給孩子,亦演變為包送給晚輩的紅包。「利是」一字象徵事事順利,亦代表祝福吉祥,寓意小孩子「快高長大」或「長命百歲」。

利是錢是「利是」加「錢」

利是其實是長輩對孩子的一種祝福,也是中國人傳統送給後輩的一種「護身符」,祝願他們在新的一年身體健康,事事順利。利是注重的應是祝福寓意,所以不管內裏包封的錢多錢少,仍代表着長輩一份愛的心意。

可是生活於這個物質化的世界裏,很多人習慣事事向錢看,令人傾向關注「利是錢」的「錢」多於「利是」美好的原意。既然利是重視的是金錢背後的祝福寓意,我們就應齊來推動「先重祝福(質)後重錢(量) 」的文化。其實做法很簡單,只要將數算利是錢多少的行動押後,轉為先數接過的利是有多少封,正好代表該年曾有多少人祝福過孩子,例如今年孩子收到30封利是,代表有30位長輩曾經祝福了他,這份人際間的情誼表達,才是前人所重視的,值得後人持守及推崇。別讓孩子只看到利是裏的金錢而喪失了中國流傳的文化價值與美好原意。

撰文:財商教育學院校長關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