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熱愛旅行,近年越來越多人追求深度體驗,走進社區感受當地文化脈搏。旅行讓我們深入體驗各地文化,與當地人建立真誠連結。育有三位子女兼旅遊節目主持梁芷珮(Christy),因一趟與子女同行的旅程,親眼見證孩子在困境下仍保持真切笑容,對孩子的教育與成長有了更深的信念。
童真笑容成為Christy非洲之旅意外收獲
「原本只是想一家人去肯亞看動物大遷徙,卻意外走進另一個世界。」Christy回憶起四年前的非洲之行依然觸動。她和家人踏上大草原除了看野生動物,還遇上當地生活的原住民和少數族裔社群。「那些村落可能只有十至二十人,房屋是用牛糞和泥建的。當時只見婦女和小朋友,因為男人全都外出做勞力工作。」小朋友的笑容至今仍深深印在Christy腦海,「他們儘管生活條件艱苦,但很容易滿足,踢着紙足球便已覺得很開心。」

貧窮是各地兒童常面對的困難,例如在贊比亞,許多女孩因家境貧困而被迫早婚,目前當地有1,200萬名未成年女孩結婚,超過一半女孩在19歲之前已經當媽媽。童婚和早孕使她們失去了童年和未來的選擇權。身為媽媽,Christy的遊歷亦令她有所共鳴。「這些情況令我非常感觸。我們在非洲村落看到年幼的女孩,因為不能外出工作,就已經要肩負起家庭責任,靠穿珠、賣手鏈幫補家計,某程度上她們失去了童年,也失去了看看世界、擴闊眼光的機會。」
談到甚麼能幫孩子掌握改變未來的力量,Christy毫不猶疑地說:「教育和知識。如果小朋友只懂得牧牛和照顧其他小孩,他們的生活永遠無法改變。教育可以讓他們學會耕種、養殖等謀生技能,甚至成為導遊,改善整個村落的未來。」教育是改變兒童未來的契機,救助兒童會在贊比亞工作逾40年,積極打擊童婚,幫助女童重返校園,又致力提高識字率,單在2024年已惠及當地近10萬名兒童。
以愛拉近世界「環球童助計劃」守護兒童未來
旅程或許會結束,但人與人的連結可以透過持續的支持延續。香港救助兒童會的「環球童助計劃」致力改善中國內地、埃塞俄比亞、尼泊爾、越南和贊比亞等國家兒童的生活,深入瞭解當地兒童的特殊需要──包括留守兒童、少數族裔教育、營養不良、童婚等,提供生存、貧窮、災難應變和保護等方面的長遠支援。於2024年,香港救助兒童會已幫助超過280萬名兒童,為他們及其社區帶來可持續的改變。

一趟旅程改變了Christy和她六歲的女兒。女兒回港後更懂得珍惜,不再抱怨上學,因為她體會到有些孩子無法讀書。Christy相信,讓孩子瞭解世界另一面,有助培養尊重與同理心,並激發他們內心的關愛與付出。Christy讚揚這個計劃非常有意義:「它針對性地幫助到真正有需要的小朋友,而且範圍廣泛,不局限於某一地區。捐款者可以清楚知道自己的捐助去了哪裏,這讓人很有信心。」她相信,透過定期收到的個案故事與報告,捐助者能真切見證自己如何改變一個孩子、一個家庭甚至一個社區,而這份感動正是最長久的支持力量。一起攜手加入「環球童助計劃」,成為改變的一份子,為全球兒童點亮希望,帶來愛與未來。
資料來源:香港救助兒童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