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對夫婦多年來不斷吵架,他們十三歲的女兒曾說見到父母吵架,她便感到很害怕,更怕他們會動武。吵架不單令各人心情煩躁,因而製造更多的吵架,有些子女更會用情緒及行為問題令父母停戰;又有些會選擇以打機或其他事情去麻醉感受,令自己變得麻木而不受影響。可惜的是,有很多人也會選擇用同樣策略去面對以後人生各樣的負面情緒,麻木了難過,卻未有去適當處理,只會令情緒積聚造成更大傷害。不單是夫婦間,父母從小痛罵子女,到他們踏入青春期開始駁嘴,也常變成吵架。

吵架在任何家庭也是無可避免的,也不一定造成很大的傷害,但當中要有底線!首先吵架時不要動手,包括打人、拍枱、丟東西或語言暴力、恐嚇對方再不收聲便會動手等,這樣會令所有家庭成員感到害怕。家理應是個令人感到安全的地方,變得令人懼怕是一個很大的傷害。其次不要說侮辱對方的話,因為會為對方留下很深的烙印,並成為了一個你如何看待他的結論。萬一說了,要向對方道歉及澄清那句侮辱的說話是衝口而出並非真心。一個人是不能吵架的,所以父母要學習做先停止的一個。夫婦之間要學懂停戰,對子女也是。

對罵並不等同權威和教育,贏到這次,子女不斷長大,總會用比你更惡的方式贏過你,所以父母只需說:「你這態度或說話太過分了!」然後離開給自己空間平復,無論他們說甚麼歪理,你也不需要回應,因為一回應便會變成雙方對罵,彼此也不會聽對方的說話,只會集中去攻擊。家庭內的吵架從來也沒有人贏,只有兩敗俱傷,所以父母不跟子女或配偶吵架不代表你沒有權威,是代表你有更高的情商,也示範給子女看將來在家庭如何處理紛爭及不同意見。

周婉芬博士 │ 樂苗坊總監、註冊心理學家、遊戲治療師及香港大學社工系輔導碩士課程榮譽副教授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