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CrowdStrike軟件更新而導致全球大量使用微軟的電腦癱瘓,數以百計的飛機航班被取消,不少醫療、銀行及零售系統亦受到影響而必須暫停服務,甚至有家用雪櫃因為附設的電腦系統故障,雪櫃門打不開,連倒杯牛奶飲也成為不可能的任務。如果這還不算是警號,人類也實在太無知無覺了吧!
作為一個數學頭腦不發達的人,科技當然幫過我不少忙,還有各式各樣的儲存、運算、資料搜尋及傳達等,我實在再也不能回到那個純紙筆墨年代!然而時刻困擾我的,就是「平衡」和「足夠」的考量,以及「駕馭」及「依賴」的界線。如何界定?我傾向思考該項科技是否令人類變得更有質素,還是更愚蠢?例如,不少醫療程序現在可以由精密的儀器取
代人手處理,令過程更細緻、結果更準繩。這當然是好事,但如果長遠的影響是令醫生因為疏於主理有關程序而失卻相關能力,那就是人類的倒退。屆時,在機器失靈、停電,或是在第三世界環境之下,人類世代相傳的醫術是否就難以施展於救急扶危?
科技無錯,錯的是人類的疲懶及貪念。「方便」和「快捷」都是即時滿足,而且實在是太痛快了,足以讓我們漠視長遠需要付出的代價。那天有人說:科技的原意,不是幫助人類完成那些粗重、重複及刻板的工作,好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和空間去開創和進步嗎?如果今天我們決定把寫作及繪畫交給ChatGPT去做,把溝通交由Bot去處理,以便騰出更多時間打機,那麼,人類被機器牽着鼻子走,電腦死機就是世界末日,那只可以算是理所當然,罪有應得。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