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於二零一七年底宣佈,將正式把遊戲成癮列為精神疾病。現今網絡及電子遊戲十分普遍,且種類繁多,除了兒童及青少年外,不少成人亦深陷遊戲的魅力。到底如何才構成遊戲過度的成癮行為?如家長發現孩子沉迷遊戲,又應如何處理?

【專家分享】遊戲成癮 父母應如何處理_黃巴士

何謂「遊戲成癮」?

遊戲成癮一般指投入於遊戲的時間及頻率皆出現過量的行為,並同時包含以下兩項特徵︰

第一,將玩遊戲置於生活的首位,導致日常及社交活動方面的缺失,如拒絕上學或上班、減少睡眠時間、家庭及人際關係變差等;

第二、精神健康受影響,患者特別容易感到心情暴躁、抑鬱,或有其他精神共患病。

網絡及電子遊戲能夠同時間刺激多個感官,增加大腦多巴胺的分泌,為玩家帶來愉悅的感覺。曾有個案顯示,患有專注力失調的孩子也能夠三小時不間斷進行遊戲,由此可見,玩家很容易投放長時間於遊戲當中。另一方面,當完成遊戲內的任務、通關或取得勝利,玩家可藉此得到正面回饋及取得成功感,因此容易深陷其中。

「遊戲成癮」的處理方法

各種高危因素亦可能導致兒童及青少年玩家過度沉迷遊戲。

首先,遊戲成癮患者一般缺乏其他嗜好,及難以從生活其他方面取得成就,故此選擇透過遊戲獲得滿足感。

第二,患者普遍社交圈子狹窄,藉由遊戲獲得歸屬感,或透過遊戲中的成就來獲取同輩認同。

第三, 家長管教過分寬鬆,將遊戲當作「電子奶嘴」,或教育方式過分嚴厲,亦有機會造成反彈,令孩子藉着遊戲放縱自我。【專家分享】遊戲成癮 父母應如何處理_黃巴士

如家長發現孩子有沉迷遊戲的傾向,針對年齡較小的孩子可以:

1.為他們訂立時間表,限制遊戲時間;

2.設定適當及合理的罰則,讓他們知道逾越時需承擔後果,慢慢培養出自制能力。

對於已進入叛逆期的青少年:

1.家長可和孩子商議並訂立一些基本要求,如準時上學和交齊功課等。

2.相比一刀切禁止孩子玩遊戲或接觸電子裝置,應該循序漸進地針對各項高危因素進行處理,如逐步幫助孩子培養不同興趣及擴闊社交圈子,讓他們學會欣賞遊戲以外的世界。

遊戲作為一種娛樂有助孩子在沉重的學業壓力以外獲得宣洩,但家長和孩子須共同謹記,適量進行及取得平衡是不可忽視的要旨。

 

鳴謝:瑪麗醫院精神科部門主管、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榮譽臨床副教授陳國齡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