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二十年代是人類歷史上一段絢麗多彩的時光――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歐美各國重拾希望,邁步向前,促成了前所未有的工業化浪潮及蓬勃的消費意慾,為當時社會、藝術和文化帶來重大進步。「裝飾藝術」(Art Deco)誕生於這個紙醉金迷時代,以其機械式線條、幾何造型及金屬色彩,反映出「咆哮的二十年代」的光輝年華。香港城市大學展覽館於即日至6月30日舉辦「裝飾藝術:當法國與中國交匯」展覽,帶領我們隨珍貴展品踏上時空之旅,見證裝飾美學風靡世界的魅力。

追溯流金歲月 裝飾美學的古今中外_裝飾藝術_城市大學_黃巴士
「裝飾藝術」一改其前身「新藝術運動」的花俏鋪張,以簡約前衛的金屬機械風格,為二十世紀帶來煥然一新的氣象。

「裝飾藝術」於1925年的巴黎裝飾工藝博覽會上正式面世,以前衛的幾何造型見稱,成為藝術歷史上首個影響力滲透全球的美學運動。採用機械式線條是其最顯著的藝術特色,當中所運用到的扇形輻射狀太陽光或齒輪圖案,體現了當時高度機械化的社會特徵。

追溯流金歲月 裝飾美學的古今中外_裝飾藝術_城市大學_黃巴士
法國裝飾藝術家從中國藝術中汲取靈感,發展出別具東方韻味的家居擺設。

「裝飾藝術:當法國與中國交匯」展覽雲集300件歷史超過八十年、由法國、香港與上海多家博物館、私人機構及收藏家借出的裝飾藝術珍品,包括精緻華麗的日常生活器具、傢具、禮服、化妝品套裝、建築與郵輪設計草圖等,循着衣、食、住、行的脈絡,探討這個源於法國的藝術風格與中國文化的關係,同時揭示裝飾藝術在滬、港的痕跡。

追溯流金歲月 裝飾美學的古今中外_裝飾藝術_城市大學_黃巴士
二十年代期間,歐美女性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帶動「組合化妝盒」人氣急升。為迎合大眾的審美標準,化妝盒多採用當時深受歡迎的裝飾藝術風格設計而成,表現出強烈色彩、幾何圖形的特點,並配以奇珍異石點綴,令它們更顯華貴。

展覽勾勒出中、法兩國的藝術交流。仔細看場內展品,不難發現它們滲透出中國藝術元素,中式漆器與明清時期的木質傢具都成為法國裝飾藝術家的靈感來源。同時,二十年代期間,滬、港兩地與歐美各國商貿往來頻繁,因此深受裝飾藝術薰陶。現在,我們仍可在香港看到裝飾藝術風格的建築物,它們糅合了中西元素,為裝飾藝術的發展添上一抹獨特色彩。這次展覽將眾多深具代表性的展品匯聚一館,多角度呈現裝飾藝術的發展與特點,十分值得大家一看。

「裝飾藝術:當法國與中國交匯」展覽

展期:即日至6月30日(逢周一休館)
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7:00
地點:香港城市大學劉鳴煒學術樓18樓展覽館
費用:全免
網址:www.cityu.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