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對於「學習障礙」有所認識,不過是近數十年間的事,過往,一個智商沒有問題又不屬發展遲緩的孩子,若果學業成績猶如「拉牛上樹」,很容易就會被標籤為懶惰、散漫及沒有上進心等。現在,越來越多人明白到學生力有不逮,有可能是因為其他叫他力不從心的原因,只需給予適當的幫助,解決他們的問題,孩子就能夠得心應手地發揮所長,重拾學習動機,職業治療是其中一個有效方法。

認識職業治療

職業治療師陳子文,早於大學選科時就清楚知道自己將來想從事與人接觸和與醫療有關的工作,經過一些資料搜集之後,發現職業治療除了要接受專業培訓之外,在實踐上並非用既定方法幫助病人,而是透過觀察他們的生活、病況、困難和需要等,為其量身訂造治療方案和環境改裝,非常有意思。

以中風為例,儘管病人的病徵大同小異,但因應其年齡及不同的生活需要,職業治療師會設計不同的治療方案。譬如有一位伯伯很喜歡喝咖啡,中風後雙手變得不靈活,沒辦法將水倒進咖啡壺,職業治療師就會為他設計沖咖啡的輔助工具,令伯伯更投入治療訓練;另外有位病人本來是廚師,中風後不能提鍋炒菜,治療師因此加強雙手力度的訓練,好讓他可以早日重投職場。

陳子文解釋:「職業治療和物理治療最大的分別並非方法,而是在於分析過程。職業治療師的着手點是『職業』——這不僅包括回復病人的工作能力,還有生活中的自我照料。對孩子而言,學習和玩樂就是他們的『職業』,這也是我們判斷治療方法是否有效的準則。」

分析學習障礙成因

陳子文的工作不是診斷孩子是否患有學習障礙,而是分析背後的成因,例如小手肌肉不靈活或用力過度,可引致寫字太慢;如患有光敏感,白紙造成的反光會引起不適,令眼睛容易疲倦以及閱讀時跳行跳字等;若是視覺感知出現問題,會令孩子無法分辨背景主體,閱讀時亦沒法從文章中找出關鍵字眼;另外有一些情況,是視覺空間不能區別形狀差不多的文字符號,例如英文字母「b」和「p」;除此之外,眼球控制不理想的孩子,一行文字還沒有讀完就跳到下一行,又或反覆看同一行,閱讀速度大受影響。陳子文把上述的原因概念整合為「Hi-FIVE」:「F」是小手肌肉(Fine Motor),「I」是光敏感(Irlen® Syndrome),「V」是視覺感知(Visual Perception),「E」是眼球控制(Eye Movement),然後從這四方面分析背後原因。

此外,「Hi-FIVE」亦代表了家長和老師與學習障礙兒童相處時應有的態度。陳子文指出:「現實中High-Five(擊掌)一般發生在取得勝利時,是與隊友互相鼓勵互相祝賀的動作。患有學習障礙的孩子在學習時可能遇上很多困難及失敗,而成年人則往往會用指責取代鼓勵,甚至流露出高高在上的態度,並非與他們站於同一陣線。一項針對NBA球員的研究指出,隊友之間擊掌次數越多的球隊,球賽成績也會越理想,彼此的合作更融合無間。反觀在親子關係中,家長是否忽略了與孩子的身體接觸及缺少了鼓勵和欣賞的態度,令他們缺乏安全感?」

顏色鏡片及顏色膠片用法不同,兩者均有助改善光敏感的症狀。

針對性治療方法

針對不同學習障礙的成因,治療方法也不一樣。「小手肌肉訓練的其中一個方法是捏網球,成人復康治療中也會用到。為增添趣味性,網球表面被畫上魚鱗,打開時就像張口餵魚吃東西。一個簡單的活動,已包含不同的訓練元素,包括訓練手掌肌肉和手指控制。」家長及老師如何可以留意到孩子是否有小手肌的問題?「孩子開始學寫字時最容易顯現此問題,例如做功課特別慢,跟不上學習進度。當年齡漸長,他們與一般學童的差別會更明顯。」

「要改善光敏感症狀,可以顏色鏡片減少某些顏色光波進入眼睛,我們會試驗不同顏色及其配搭的效果,另外也可將顏色膠片放置在書本上,減少他們閱讀時的不適。光敏感其實跟眼睛無關,而是一種腦部障礙,家長可以留意孩子是否有以下症狀:常常揉眼睛、看書時皺眉頭、閱讀時跳行跳字、覺得字體模糊看不清等。很多時候家長首先會帶孩子驗眼睛,而視光師驗不出問題,便會轉介給我們進行評估。」

「至於視覺感知,則主要透過活動治療,例如辨別文字符號,如中文的『己』、『已』和『巳』。有一些是視覺空間的問題,例如時常將字寫出方格外,並非因為孩子不能控制,而是下筆時已不自覺地向一邊傾斜了。視覺感知亦包括形態恆常,例如以不同字體寫出同一個字,看孩子是否還能辨別。」

「眼球控制方面,我們會評估追視和跳視的情況,當我們擋住文章的下半部分時,孩子一般能夠正常閱讀,可是一旦拿走紙卡,他們便不能順利逐行閱讀,過程中我們會觀察其閱讀速度和眼睛移動的方向。其次我們會追蹤他們雙眼望向不同方向時,眼球肌肉協調是否順暢。此外是測試前庭眼球反射,孩子會被安排坐在轉板上以指定的速度及頭部位置轉十個圈,然後觀察他們眼球的震顫,屬於感覺統合評估的其中一項。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前庭反射,即耳水和眼球之間的反射,當頭部轉向一邊,眼球也會跟隨轉向另一邊,以保持身體平衡。如果這個反射機制運作不夠好,閱讀時便很容易跳行跳字。」

網球經過「特別改造」後,大大提升了捏網球這小手肌肉訓練的趣味性。

讓學習障礙兒童發光

「除了為孩子安排治療訓練,我們也會就學校功課進行調適評估,例如減少功課量、調整寫字格的大小和加長考試時間等。值得留意的是,學習障礙不是指孩子在所有學習範疇上都有障礙,例如他們可能只是需要特殊方法認記文字。事實上,這些孩子擁有一定的學習能力,甚至在某些範疇比別人更加優勝,如果家長能夠發掘和栽培他們的強項,有助增加自信心和自我形象之餘,更可以幫助他們發展一技之長。比方說,我認識一位學習障礙的孩子科學發明天分很高,他發明了一種『透明砂紙』,讓其他患者可透過觸感輔助學習。」

「我鼓勵家長藉着瞭解學習障礙及其成因,從新角度認識子女,以前可能單純覺得孩子懶散不用心,即使孩子被診斷患有讀寫障礙,家長亦未必能夠代入他們的角色,理解其面對的困難。相反,透過評估知道背後原因,原來是他們的感官或身體機能異於常人,例如孩子患有光敏感,白紙和其他顏色紙可能會影響他們的抄寫表現。只有深入瞭解孩子的需要,才可以真正幫助他們,除了提供改善方法,最重要是讓孩子重拾學習興趣。」

「有老師曾與我分享,他的一位學生之前常在課堂上睡覺,一天只有三次『清醒』時間——小息、午飯和下課。後來老師留意到那位學生每逢小息都會到公園畫畫,發現他原來藝術天賦過人,便製造不同機會讓他發揮所長,例如讓他帶領其他同學製作學校壁畫。那次經驗讓學生明白到語言溝通和數學的重要性,因為要分配工作和做財政預算,正因如此,亦引發起他的學習動機,開始在語文和數學上用功。這個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因為我們一般認為學生應該應付好主科才發展其他範疇,然而事實未必如此。當他們『不務正業』時,可能反過來明白主科的重要性,發奮圖強。」
**********
總編輯許芷茵的話:
除了在學習上為孩子提供支援,陳子文更強調建立關係的重要性。他表示:「當孩子覺得自己被接納,以及有一個令他有安全感的對象可以交流互動,良好的品格便會自然建立起來。英文諺語所說的『Hurting people hurt people』,就是說受傷的人會傷人。幫助學習障礙孩子的大前提,是要讓他們知道自己是被明白和被尊重,覺得自己被愛,便可以將正向能量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