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鎮球校長,一九七五年在大埔創辦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一九九七年出任粉嶺田家炳中學校長,一九九九年擔任聖保羅男女中學校長,並成為全港第一位帶領學校步上傳統名校轉制直資之路的校長,為後來者奠下模範。二零零四年,潘校長退休,卻於二零零六年再獲辦學團體誠意邀請「重出江湖」,擔任天水圍直資中學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的創校校長,至二零一二年再度榮休。然而,心繫教育的潘校長可以說是退而不休,除了熱心參與各項教育活動,並擔任以支援學習條件稍遜的中學生為宗旨的九龍倉「學校起動計劃」顧問之外,最近更把多年來有關教育的心得輯錄成《信望愛常存》一書,繼續以他的經驗及洞見春風化雨,潤澤他人。

看潘校長的履歷,可以看出很有趣的幾項特點:第一,他非常年青便當上校長,人生中有三十一年時間都是擔任校長一職,對於職業,絕對可以說得上是「從一而終」;第二,他當過學生水平不佳甚至有黑社會份子的學校(如以現在的說法來分類,就是第三組別學校)校長,也當過全港最令人趨之若鶩、享負「品學兼優」的盛譽的精英學校校長,經驗豐富,不僅在於年資而言,更在他化育不同背景、資質及需要的學生的實踐之上;第三,他多次當上不同學校的創校校長,就算服務擁有近百年傳統、根基穩固的傳統名校時,也必須破舊立新,帶領學校走上前無古人的直資之路。「開創」對於潘鎮球校長來說,應該已不只於「宿命」,而是一項上天委派給他的「使命」。而眼前這位溫文儒雅、文質彬彬的紳士,腦袋所載的智慧與見識、心胸所藏的熱誠及膽識,就是成就這一代教育家的核心元素。

以學生為本

在香港,教育兩極化是不容否定的事實,學校亦以「組別」分類,很難讓人不以「標籤」看待。潘校長當過最高組別學校的校長,也當過最低組別學校的校長,對他來說,管理方法萬變不離其宗,就是以學生為本:「學生是學校的主人,而非校長或老師。學生是我們事奉的對象,要關心學生,要對學生的需要瞭然於胸,並以適切的方法悉心教導,而不是老師喜歡怎麼教就怎麼教,而不理學生是否接受、領悟及獲益。我相信每個學生都是可教的,即使學生暫時不受教也是條件及環境問題,成年人不應否定他。另外,就是不論哪間學校,品行和紀律要放在首位,不管學生是否讀書的材料,品格和紀律欠佳的話一定讀不成書。」

「在我最初做校長時,服務的中學學生品流複雜,第一年就遇上幾個黑社會學生,他們恐嚇同學,又問同學借錢,我深知這些學生是學校的毒瘤,即使與教育局爭執也要把他們開除。當時辭退個別有黑社會背景的職員時更被恐嚇,但我深明若果不開除這些人,學校就會被他們控制。經過兩三年的整頓後,學校開始上軌道。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及後我在粉嶺田家炳中學當校長時,社署派了一位社工來輔導意圖自殺的學生,而那位社工竟然就是其中一位當年表現欠佳被開除的同學,他說就是在被開除後開始學懂反思,知道自己一定要繼續讀書,畢業後決定到社署幫助這些問題青年!」

基督信仰.儒家思想

作為開創型的校長,潘校長多年來常常要做的工作,就是因應不同學校的需要定下發展藍圖。問到他是否有一套既定的理論及價值觀去依循,潘校長說:「我是基督徒,其中兩間我事奉過的學校是基督教學校,可以透過聖經去帶出一些道理,但即使其他學校沒有宗教背景,我亦可用不同方法落實教育宗旨及方向,最重要是有原則。我很喜歡中國文學和中國歷史,骨子裏有儒家思想,而且我認為中華文化是我們的瑰寶。我其實很不贊成家長輕易放棄讓孩子學習中文以及中國文化的機會——你家中有一個幾百年歷史的宋瓷花瓶,也不會隨手丟棄吧?幾千年的中華文化更加是瑰寶,為甚麼又會輕言放棄呢?」

「我跟過不少大師學習,又讀過很多儒家、道家及佛家的書卷,我發現這些思想對做人處世非常有用,例如現在很流行的『佛系』一詞,有時候我們面對困難時的確要抱持『佛系』心態,學會放下,而道家思想則教導我們不要把成敗得失看得太重,失敗有時候也是成功,我認為這些哲學和信仰可以成為學生的工具箱,在人生不同場景都適用。」

「很多人會指責孩子難教、不聽話,但最基本的是:不論校長或老師都應以身作則,不能說一套做一套,否則如何叫學生信服?若果你相信一件事是正確,就要先瞭解箇中的道理,方能說服別人。例如教導學生要尊敬別人,老師要講明白道理所在,更重要是,當出現老師犯錯的事件,學校又會如何處理及抱持怎樣的態度?訂立校規時,我先要說服自己,例如為甚麼校服要設計成這樣、裙子為甚麼不能穿太短,我不能只『一言堂』般跟學生說裙子要在膝蓋下三吋,他們是不會信服的,說服別人除了需要有道理之外,更需要技巧及自信。」

因材施教.漸入佳境

「在香港,當學生並不容易,除了功課及考試的壓力之外,更有很多疑慮,例如國民身份、東西方思想的衝擊、不瞭解自己的位置和人生目標,同時又要面對社會上不同問題。學生們就像跌進一個黑洞,或如在大海遇上海難,若果學生缺乏定位、不知道該如何裝備自己,就更加不會懂得如何貢獻社會。要拯救學生走出黑洞,首先要家庭、學校及社會配合,如果我們現在不把握機會教好這代的學生,他們將來做父母時又會出現更多問題,世世代代不斷循環。心態決定一切,面對社會轉變,家長更應不斷學習。很多人說要從小教好小朋友,但我認為即使到了中學階段仍然可以把他們教好。是否一定要進名校才代表是對孩子好?家長要學懂調整自己的心態,選校時留意的不只是成績,反而是該校學生的品德、紀律及老師是否有愛心。」

教過不同學生,潘校長最希望每位學生都有所成,至於甚麼是「成」?潘校長言簡意賅:「根據個人的能力盡展所長!例如我曾經有一個女學生,她成績不好,會考只有幾分,但她非常乖巧,於是我決定在她畢業後請她回校當助理文員,後來她更成為學校的舞蹈老師,非常受學生歡迎。上帝造人個個不同,不會人人都成為狀元,只要能夠發揮自己所長、貢獻社會,就是成就。」

多年來潘校長很多時都走在前線的最前沿,如何解決壓力的問題?他表示:「作為基督徒,我很自然會祈禱,求神幫助我、帶領我。第二,心態非常重要,例如早前搬家,看到家中四處擺放的一箱箱雜物的確讓人很煩惱,但每當清理或整理好一箱,那就解決了一箱的問題,事情總是向好的方向發展,總是漸入佳境。每天數算恩典,縱使遇上不如意之事,但每一天仍會有值得感恩的事,腦中常常有『漸入佳境』這四個字,很多難關都能闖過。」

後記:莫把孩子屈到病

談到中華文化承載的智慧,潘校長引用龔自珍的《病梅館記》,文中指出在那個時代,賞梅的潮流是以枝幹彎曲為美,但梅花本來是以直線生長,故此種梅人會砍掉筆直及繁密的枝幹,並活生生地把它們屈曲,令梅花出現病態來賺取金錢。作者買了三百盆梅花,都是病梅,沒有一盆完好的,把它們集中在一個院子裏,以五年為期限,一定要使它們恢復本來健康的形態。潘校長說:「我希望家長們想想,我們教育孩子,又是否順應他們天然的生機?是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形態健康發展,還是隨波逐流、『屈得就屈』?太違反天然,梅花會病,人更會病。」前人的智慧今天實踐起來還是歷久彌新,潘校長一直主張中華文化是值得守護及世代相傳的瑰寶,實在很有道理。

(文:許芷茵)

《信望愛常存》

如果學校是一艘船,那麼校長就是船長,他帶領着整艘船(學校)以及上面的船員(教職員)及乘客(學生、家長以至校友),在教育的海洋上乘風破浪、奮勇前行。潘鎮球校長曾擔任幾艘不同類型船隻的船長,既有世人眼中的破船(第三組別學校),亦有名震四海的大舟(傳統名校);然而他本着基督教教育精神「信、望、愛」,總能帶領每艘不同的船以及其乘客,迎難而上,走向創新的航道,發揮大家無限的潛力。此書收錄了潘校長擔任聖保羅男女中學校長期間的講辭及文章,字字洋溢着他對優質教育的信念及堅持,值得老師們以至家長細讀。

作者:潘鎮球校長
出版社:一口田出版有限公司
網上訂購:goo.gl/forms/c1xpsjsrOrui16v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