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年伊始,莘莘學子重返校園,迎接新學期的新挑戰;至於剛剛升讀新學校的孩子,更加在校園環境及課業要求等各方面遇上截然不同的體驗,其中由幼稚園升讀小學的轉變尤其顯著。常言道「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只要好好過渡適應期,接下來一整年的小一生活自然可以倍添輕鬆,甚至往後孩子也會讀得更加得心應手。

迎接升學新挑戰

幼稚園的學習模式普遍較為輕鬆,但升上小一後,孩子需要修習的科目大為增加,繁重的習作、默書、測驗及考試亦接踵而來,對孩子的要求相對較高。另一方面,小學教育着重常規訓練,例如學生每天必須抄寫手冊、提交通告、帶齊課本,以及遵從校規及上課時間表,這些都是小一生初次體驗的嚴格紀律。

小一適應期的長短因人而異,而家長則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提供支援——例如指導孩子培養良好的作息時間,做到生活有序,才可有條不紊地應付小學的規律生活及學業要求。自理方面,家長可以教導孩子如何閱讀時間表及正確地執拾書包,尤其是因應特別課堂攜帶所需物品,例如家長可指導孩子準備一個「美勞袋」,每逢美術課便可以方便地一併帶走。

過分操練 本末倒置

某些家長為了確保孩子跟得上課堂進度,傾向敦促孩子操練答題,甚至提前學習尚未教授的課程。預早備課及勤加溫習本來是好事,不過家長需注意會否過了火位。比方說,有些孩子自恃課前補習時已全部學過,結果在校內無心上課;亦有些孩子不忿長期反覆操練千篇一律的習題,於是故意拖慢速度,反正完成一份之後又要周而復始地操練下一份練習。

預習的本意是讓孩子初步瞭解接下來將要研習怎樣的課題,並引發對相關課題的好奇心,而不是預早習得所有知識,令正式課堂變得毫無意義,本末倒置。課後溫習亦不一定局限於沉悶反覆的習題操練,例如到超市購物時,可以請孩子透過認出學過的文字尋找貨品,令生活的微小點滴也變成應用或重溫知識的契機,增加趣味。

瞭解孩子的校園生活

課後的溝通傾談是家長瞭解孩子校園生活的關鍵途徑,然而理想的親子傾談不應只局限於詢問孩子考得多少分,而應該多聊孩子的校園生活——例如有否結識新朋友、在課堂上學習了甚麼有趣的新知識,並一起期待明天上學又會遇上甚麼事情。如果留意到孩子忽然沒精打采,或者一反常態,便有可能是在學校遇上問題。假如孩子不願意透露或者說不明白,可以嘗試詢問其他家長,看看其他同學會否透露甚麼線索。很多時候孩子也可以自行解決問題,萬一情況嚴重亦可尋求老師及駐校社工的協助。

假如經過一段時間,孩子依然顯得十分吃力,例如每天直到深夜還不能完成作業,甚至不時出現嘔吐、頭痛等症狀,家長便應該慎重考慮就讀學校未必適合孩子。學習生涯長達十多年,假如起初已經搞得孩子身心俱疲、視學習為洪水猛獸,試問將來如何撐下去?歸根究柢,只要引領孩子保持快樂、好奇的學習動機,而非視每天上學為苦差,便是送給孩子最好的開學禮物了。

鳴謝︰協康會區域經理莫惠霞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