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哇哇哭泣到牙牙學語,寶寶的童稚趣語總是讓父母欣喜萬分,期待子女能早日表達自如。然而幼兒的語言發展除了需要正常的腦部發育外,還須仰賴後天多方面的語言刺激與經驗學習。若要更有效促進寶寶的語言能力,父母應要瞭解語言發展的各個階段,協助孩子建立和外界溝通的橋樑。

透過遊戲小任務活用語言

語言是人與人溝通最重要的工具,專家指出,表達能力其實與理解能力密不可分,因此若要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不妨遵循以下兩個大原則:一、從日常生活中的互動溝通開始,逐步加深子女對詞彙的掌握。二、配合子女的語言發展,例如當孩子懂得使用單字時,家長便可以嘗試以簡單的詞語和句子作溝通,適當的難度有助刺激他們吸收,從而慢慢學會自發地應用。

如欲增加幼兒的語言經驗,家長平日可與孩子進行一些遊戲活動,而聽覺理解遊戲是其中一種最簡單的方法。例如玩球類活動時,可要求他們按口頭指令接連做出踢、打或拋等相應動作,藉此訓練孩子的聽覺記憶和對語言的吸收。對於年紀較大的孩子,則可以為他們安排一些小任務,比方說按清單自行到菜市場購置物品,讓孩子接觸多方面的語言環境。此外,家長亦可以準備一些生活照片,然後請子女憶述當天的經歷和心情,有助促進他們敘事組織的能力。

利用聯繫法掌握詞彙

對詞彙的掌握是語言的基本要素,家長不妨以日常親子溝通作切入點,幫助孩子將語言和它所象徵的事物更具體地聯繫起來,然後再由淺入深地擴闊其理解和應用。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家長可以請他們列舉出不同事物的名稱,例如水果及動物等。又或說出某事物的特徵,然後請孩子猜猜它是甚麼,例如問:「甚麼東西有長長的鼻子?」至於年紀稍大的孩子,則可以請他們解釋詞彙並延伸概念,以「警察」一詞為例進行對答:「警察的工作是甚麼?」和「警察有甚麼裝備?」等。

家長是「語言建築師」

有些孩子的溝通動機低落又或對語言的掌握較弱,家長應多給予語言刺激,說話時亦可配合手勢或其他視覺提示幫助他們理解。若孩子表達的話語較為簡短,家長應肩負起「建築師」的角色,重組並延長句子。舉個例子,當子女指着前方說:「小狗,跑。」家長可以利用相關事物來豐富內容:「黃色的小狗在草地上跑。」藉此讓孩子在聆聽和模仿的過程中鞏固語言能力。倘若發現子女的語言發展明顯落後於正常階段,則宜尋求專家意見,判斷是否出現語言發展遲緩的情況。

鳴謝:協康會言語治療師督導主任阮杏賢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