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鏽鋼是合金鋼材,成分主要包含鐵、鎳、鉻及錳等金屬。小麥和水果等食物均含錳,而鐵、鉻和錳是人體必須的微量礦物質,鎳則屬於致敏物質,而患有肝病的人士容易積聚錳,要小心留意。不過,不鏽鋼耐熱及耐酸蝕,在不超過攝氏三百度的情況下,釋出金屬元素的風險甚微,大家不必過分擔心。消委會亦曾引述歐洲研究指,不鏽鋼在表面破損和被刮花、加熱或初次時用時會釋出較多鎳、鉻及錳等重金屬,但釋出量均低於歐洲安全標準,可安心使用。
大家使用新買的不鏽鋼餐具前,宜先用中性洗潔精清洗,再以熱水重複沖洗,去除可能殘留的污物或機油。切勿用漂白水清洗或浸泡不鏽鋼,亦不應用鋼絲刷或百潔布擦拭不鏽鋼餐具,以免刮花金屬表面,增加釋出重金屬的風險。若不鏽鋼餐具已出現鏽蝕且無法清除,甚至開始破損,便要立即更換了。

其他材質的餐具又是否安全呢?有甚麼需要注意?

一般家庭或餐廳常用的膠筷子,其實是由一種名為「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的合成樹脂所製成,由於材質較硬和厚,一般稱為「仿瓷餐具」。不過,這種材質在高溫下會釋出三聚氰胺,對人體有害。如用以盛載攝氏四十度以上的熱湯,已經會釋出微量的三聚氰胺;溫度越高,釋出的毒素就越濃。三聚氰胺可於一至兩日內隨尿液排出體外,但長期吸收則會削弱腎功能,增加患上腎結石的風險,不能掉以輕心。我們應盡量避免以仿瓷餐具加熱或烹煮食物,也不應放進微波爐或焗爐。
此外,即棄餐具也未必安全。竹筷子可能經漂白,進食時有機會吸收到有害物質。大家宜避免使用色澤太白或有酸味的竹筷子,使用前亦可先以熱水浸泡數分鐘,以減少二氧化硫的殘留量。大家外出用膳時,不妨自備環保餐具,就可以吃得安心及響應環保了!